(一)春播
春播是,主要的播種季節,適于許多地區、許多樹種,生產上應用最廣泛。
春季播種種子在土壤中的時間短,受風沙和鳥獸危害的機會較少,也減少了播種地的管理工作,如具體時間和措施適當,可保證種子發芽的水分和溫度條件,避免幼苗出上后的低溫危害,但春季播種時間較短,田間作業緊迫,一且推遲播種時間會降低苗木質位,要求進行種子貯藏和催芽工作的樹種,工作量較大。
春播的具體時間,在幼苗出土后不會遭受低溫危害(晚霜)的前提下,以早為好,當土坡5厘米深處的地溫穩定在10℃左右或旬平均氣溫5℃時,一般即可播種。在內蒙古、西北地區一般為4月下旬,山東、河南等地為3月下旬至4月上旬。早播的幼苗出土早,延長了苗木的生長期,當炎熱的夏季到來時,幼苗已具有一定的抗逆性,因此苗木質盆較好,據Mexal報道,晚播23天的火炬松一年生播種苗比對照減少側根生物量40%,而主根生物量卻增加9%,苗木的造林成活率下降。在我國北方春旱嚴重的地區,如配合以地膜反蓋等保護措施,早春播種對提高苗木質盈的作用效果十分顯著。
(二)夏播
楊、柳、愉、桑,按等樹種的種子夏季成熱,且易喪失生活力,隨采隨播可省去種子貯截工作。
夏季播種的具體時間也因土坡和氣候條件而定,土坡要濕潤,保證藥材種苗所需幼苗順利萌發出土,并要防止高溫危害。
(三)秋播
對于休眠期長的種子如山桃、山杏、白蠟等樹種,可在秋季播種,不適于種校小、種皮薄或種實含水量大的樹種。
秋季的播種時間長,便于安排勞力。休眠期長的種子冬季在育苗地里完成催芽過程,翌春發芽早,出苗快,并省去了種子的貯藏工作,緩減了春天作業的繁忙。但由于種子在土壤中的時間長,易應鳥、獸危害,早春土城板結或遭風蝕、土壓等,會影響場日發芽率,缺苗現象嚴重,要求對播種地進行細致的管理,如春季出苗過早,幼苗易遭晚霜危害。因此,北方有風沙危害的地區不宜秋播。在冬季有凍害的地區進行秋播,要保證當年秋季不發芽。在無灌溉條件的育苗地,早春土坡墑情差,可在早秋播種,幼苗萌發出土后用土埋法越冬。
(四)冬播
南方冬季不凍結地區,杉木、馬尾松和按樹等可在冬季播種,幼苗萌發出土早,對復季高的抗性較強。